老筐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八区小说网www.hannahpearl.net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五代:后梁,后唐,后晋,后汉,后周。

后梁:(907—923)都城开封,太祖朱温。

后唐:(923—936)都城洛阳,高祖李克用,庄宗李存勖。

后晋:(936—947)都城洛阳,后迁都开封,高祖石敬瑭。

后汉:(947—950)都城开封,高祖刘知远。

后周:(951—960)都城开封,太祖郭威,世宗郭荣(柴荣)。郭荣自过继给姑母柴氏后,就算当了皇帝也没有改回原本姓氏,给郭荣改回柴姓叫柴荣的是后面宋朝赵匡胤,笔者在此有一个推测,赵家曾经认郭威为主,这事应该当时知道的不少,给郭荣改回柴荣,这是给自己找台阶下,意思我是从柴家手上夺的天下,不是郭家,所以我赵家没有背主。

赵弘殷: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的父亲,五子二女。长子赵匡济和长女赵氏(笔者杜撰赵婉儿)都在次子赵匡胤称帝前去世。

赵匡济:赵匡胤长兄,卒于宋之前没多久,史说赵匡胤为避父祸远走,按理说那时候赵匡胤十六七刚成家,赵家要分一支留根也轮不到赵匡胤,八成是自家闯祸了。

赵婉儿:名字杜撰,百度词条说是早薨,薨这个词用于古代诸侯王去世,笔者所以大胆猜测其身份贵胄不仅仅来自弟弟后来称帝。

杜夫子:完全杜撰。

冯道:五代常青藤,历经四朝十代君王,世称“十朝元老”。(882年-954年)后世对其评价不高,史学家出于忠君观念,对他非常不齿,欧阳修骂他“不知廉耻”,司马光更斥其为“奸臣之尤”。其实也就早死了几年,以赵匡胤夺鼎时不杀一人的原则,活到960之后,以其当时的地位,三公没跑,后面宋朝文人再骂估计要看看皇家脸色。今天人常说的“但行好事,莫问前程。”就出自他的诗句“但知行好事,莫要问前程。”五代城头变化大王旗,最后还能一统南方诸国,文官系统一直在其领导下没有崩溃是主要原因。所以说历史在欧阳修、司马光这类舔狗的打扮下究竟咋样可见一斑。

赵普:(922年-992),字则平,964年为相,在赵匡胤在位时间内一直是与赵光义的开封本土派分庭抗礼的存在,“半部论语治天下”是其名言,后世评价毁誉参半。

段思平:(893-944)大理国的缔造者,开国皇帝,在位八年,年年建寺,铸佛万尊。

郭威:(904-954)后周太祖,别名郭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修仙小说推荐阅读 More+
三国:昏君刘备的日不落帝国

三国:昏君刘备的日不落帝国

闲看风舒云卷
魂穿到了三国刘备身上的他,遇到了华夏历史上诸位意难平的战神能者, 白起、霍去病、西施、吕雉、韩信、岳飞、于谦、郑和、吕布纷纷重生,投入他麾下, 再加上诸葛亮为首的脑补怪,活生生让他投降曹操然后开苟的梦想破灭了。 当得知自己不仅要统一中原,还要和重生欧洲的小胡子、小个子、俄女帝等人争霸五洲时,刘备领悟了昏君帝王术。 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处理,自己像昏君一样整天吃喝玩乐,风流快活。 新汉在他这个昏君
修仙 连载 89万字
以三国为基,铸至高圣朝

以三国为基,铸至高圣朝

墨行天下
人在一场春梦中被一阵寒风吹醒,看着眼前的景象,揉了揉眼睛,再次睁开眼睛一脸愣在那里想我是谁?我在干嘛?我在什么地方? ……… 过了一会儿才缓过神来,一直跟着大路走着,在不远的地方遇到一群农民围着一个人不知道在做什么,走近一看是一个头戴黄巾的道士在做法。 得了,我知道我现在在哪了,一个将星云积,谋士如雨,神仙打架的时代,压下心里激动的心情退到外边。问了一下旁边的人才知道现在是180年,我心里默默估算
修仙 连载 0万字